一、学院概况
电气与动力工程学院前身是1918年山西大学堂西学专斋电气学门。1998年,由原太原工业大学电机工程系、热能工程系和原山西矿业学院电气工程系组建成立电气与动力工程学院,2017年底原信息工程学院自动化系并入电气与动力工程学院,学院现设置三系、一部、一中心,即电气工程系、热能工程系、自动化系、电工基础教学部和教学实验中心。全院现有教职工167人;截止2023年底,拥有全日制在校生2612人,其中本科生人数1848人,硕士研究生702人,博士62人,2023届本科毕业生621人,就业率88.89%,硕士毕业生204人,就业率98.04%,就业工作考核位居全校第二。
二、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
学院现有党支部13个,其中5个教工党支部,8个学生党支部,教工党员123名,学生党员474名,其中研究生355名,本科生119名。2023年,确定入党积极分子276名,发展对象163名,发展新党员128名,转正党员96名,转出党员231名,转入党员82名。
2023年,学院党委始终把政治建设放在突出的位置,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题教育。定期召开党委会和党政联席会,严格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进行议事决策。持续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围绕学习重点,班子成员带头讲党课8次,开展10余次中心组集中学习、研讨,13个支部开展30余次集中学习。发挥党建品牌引领作用,标准化打造“极地驿站”示范工程,围绕“全国最美大学生”王煜尘先进事迹,在校内校外共计宣讲10余次,受众面涉及2000人次。电气第二研究生党支部顺利通过全国高校“百个研究生样板党支部”教育部验收,支部党建案例在学习强国平台、《中国研究生》发布,支部制作党员教育片获评2022年山西省党员教育电视片观摩交流活动二等奖。
每季度召开一次意识形态分析研判会,及时掌握教职工学生的意识形态动向、组织学院领导不定期深入课堂听课,实地了解教师的授课情况和授课内容,加强教材、宣讲、社团等的管理,严格落实论坛、讲座、研讨会“一会一报”制度,严把思想和宣传导向,守好课堂教学主阵地。
坚持以服务师生作为第一要务,在国际化建设、电机馆线路改造,科研用房规划、卫生间改造等方面推动各个项目落地,打造师生学习工作温馨环境。
开展“百支千人”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获得校级优秀团队称号,发表多篇省、市、校、院级宣传报道,赴晋城暑期实践队伍与当地企业签署暑期实践基地协议,组建“两弹一星”精神志愿宣讲团,深入社区、学校开展宣讲。组织牵头进行互联网+“青年红色筑梦之旅”队伍组建以及暑期科技创新实践团招募,以提升全院学生对于科技竞赛的探索。开办第二届青马工程“星火班”,强化学院学生骨干理想信念。
三、学科建设
(1)2022年申报的煤电清洁智能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获批建设。
(2)2022年申报的能源互联网111学科引智基地获批建设。
(3)山西省重点实验室重组后再获准建设2个。
(4)获批山西省国防先进技术创新中心1个。
(5)组织申报“能源动力”专业博士学位点和“动力工程级工程热物理”学术博士学位点。
(6)电气工程学科软科2023年排名由2022年的48名跃升至35名。
四、教学工作
(1)能源互联网未来技术学院和煤基清洁能源示范学院两个省级新型学院顺利完成中期检查。
(2)新增1个本科专业能源互联网工程并开始招生。
(3)认真落实“双万计划”,积极推进国家级、省级一流专业建设工作。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和自动化2个专业获批2023年山西省卓越(拔尖)人才培养改革试点专业,专业内涵建设迈入新阶段。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专业提交2023年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持续改进情况报告和中期检查报告,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提交自评报告。
(4)积极响应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政策,按时完成能源互联网工程专业2022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以及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工科试验班)、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自动化专业2022版本科课程教学大纲的修订、完善、定稿工作。
(5)获批校级一流课程1门;获校级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大赛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出版教材3部;获校级优秀毕业设计(论文)9篇、特优毕业设计(论文)2篇。
(6)系主任及以上领导听课88人次。教学督导组共听课52门次、进行毕业设计(论文)中期检查102人、毕业设计(论文)内容质量审核19本、完成毕业设计(论文)评优、毕业设计(论文)答辩,为学院教学水平上新台阶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7)组织教师参加各类培训比赛,其中获校级第三届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三等奖1项;获校级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大赛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获校级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工科组一等奖1项、三等奖2项。
(8)获批省级本科教学成果特等奖、一等奖各1项;申报2023年度“百亿工程”本科生院项目储备2项,2024年度“百亿工程”项目储备2项;申报国资处2024年本科实验室建设项目3项;获批省级教改项目8项,教育部协同育人项目1项;获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项;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4项、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5项;组织大学生创新项目结题10项;组织8项教改项目的结题验收。
(9)621名毕业学生中,毕业563名,占比90.7%;获得学士学位563名,占比90.7%。
五、人才培养
(1)获批项博士研究生教育创新项目2项、硕士研究生教育创新项目7项、硕士研究生实践创新项目3项。
(2)成功举办2023年山西省“双碳”目标下的新型电力系统研究生暑期学校。
(3)制定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办法,完成了201名硕士研究生,21名博士研究生录取工作;完成了一般类38名、创新类39名学生的推荐免试工作。
(4)完成2024年硕士生、博士生招生目录修订工作。
(5)共培养204名硕士、9名博士研究生。推选出的院级优秀硕士博士论文,其中3篇硕士论文被评为2023校级优秀学术论文,获省优秀硕士论文2篇;省优秀博士论文1篇。
(6)2名博士研究生参加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
(7)成功举办了2023年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在大学生节能减排大赛、西门子杯智能制造挑战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等竞赛中获得国家级奖项7项。2023年学院创新创业工作考核位列全校第一。
六、科技工作
(1)2023年,全院科研进账总经费3700万元。
(2)共37人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获批6项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项地区创新基金重点项目。
(3)共申报山西省基金项目34项,获批11项。
(4)发表论文SCI和EI论文140余篇,高水平论文(顶级期刊)21篇,其中TOP7篇,其中一篇获得中国科协优秀科技论文。
(5)全院2023年国家授权发明专利70余项。
(6)成功举办2023年IEEE中国智慧乡村论坛和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力系统自动化专委会学术会议。
(7)成功举办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委员2023年度学术交流会。
(8)孙宏斌教授在第四届晋阳湖数字经济发展峰会会上做主旨报告。
(9)牵头编写的《极地清洁能源利用技术发展纲要》顺利通过专家论证。
七、队伍建设
(1)引进清北博士生1名,高层次人才1人,国内优秀毕业博士2名,荣誉教授1名,教师新晋职称7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5人,讲师1人;在教授岗位选聘中,获聘二级教授2人,三级教授4人,职称结构进一步优化。
(2)积极组织硕导、博导的申报工作。2人聘为博士生导师;13人聘为学术学位硕士生导师;外聘企业硕导2名。
八、国际化
(1)加大国际学生培养力度。完成2024年国际学生的招生计划确认工作(博士研究生3名,硕士研究生10名)。
(2)录取2023级2名留学生博士研究生。
(3)与俄罗斯乌拉尔联邦大学联合培养电气工程硕士研究生首次招生(计划内29名,计划外25名)。
(4)与埃及中国大学签署了《太原理工大学—埃及中国大学双学位合作协议》,启动境外办学。
(5)选派1名教师赴新加坡开展访学项目,1名教师赴美国开展博士后研究,1名教师参加中国第13次北极考察。
九、校企合作
(1)与博兰得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签订了25万元的博兰得教育奖学金。
(2)与国家电投集团宁夏能源铝业有限公司临河发电分公司开展科研项目合作。
(3)与中能建山西投资集团、山西融一科信能源服务有限公司签署了产学研战略合作协议。
(4)与山西省照明协会、山西浙大新材料与化工研究院等27家单位、企业共建智能照明和智能穿戴国家技术创新中心。
(5)与三峡集团山西分公司、中国能建山西公司等签订合作协议。